载板电镀加工的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因多种因素而异,通常在 30% - 50% 左右。
根据行业相关资料,在 mSAP 载板的产品成本结构中,原材料成本约占 45%,包括基材、铜箔、药液等。IC 载板的原材料成本占比也较高,例如 ABF 载板的原材料成本构成中,ABF 膜大概占比 32%,铜箔跟基板占 8%,铜粉加金盐占 2%,干膜占 1.5%,油墨占 1.5%,锡球占 2%。
主流镀层类型及用途
铜镀层:核心导电层,用于线路互联,厚度通常 1-5μm,要求高导电性和附着力。
镍镀层:中间阻挡层,防止铜扩散,厚度 0.5-2μm,提升后续镀层结合力。
金镀层:表面焊接 / 键合层,用于芯片键合或引脚焊接,厚度 0.1-1μm,分硬金(耐磨)、软金(易键合)。
锡镀层:低成本焊接层,替代部分金镀层,厚度 1-3μm,要求无针孔、可焊性好。
面板级加工:扇出型封装常采用面板级封装(FOPLP)方式,如盛美上海的 Ultra ECP ap-p 面板级电镀设备可加工尺寸高达 515x510 毫米的面板,相比传统晶圆级封装,能提高生产效率,降低成本。
高精度要求:需满足高密度互连(HDI)、超细线路 / 焊盘(线宽 / 线距常<20μm)的要求,对镀层均匀性、致密度、附着力、纯度等方面要求,例如铜镀层孔隙率需≤1 个 /cm²。
复杂结构处理:对于埋入式扇出型封装结构,可能存在深宽比较大的通孔,电镀时需要特殊工艺处理,以避免产生空洞等缺陷。
电子载板电镀加工主流工艺类型
电解电镀:适用于大批量、高厚度镀层需求(如铜镀层≥3μm),成本较低,效率高。
化学镀:无需通电,镀层均匀性好,适配复杂结构载板(如盲孔、细线路),常用于打底镀层。
脉冲电镀:减少镀层晶粒大小,提升硬度和耐磨性,适配高频、高功率电子载板。

